
各位亲:
日前
话题“孩子甲流刚好又中招乙流”
冲上微博热搜,引发热议
不少网友表示
“元旦假期3天,烧了3天”
乙流感染高峰要来了吗?
如何应对乙流来袭?
有儿科门诊日均接诊超千人
不少孩子甲流刚好,又感染乙流
据 潮新闻1月3日报道, 在杭州市儿童医院,这段时间气温回暖,病毒比较活跃,医院发热门诊保持高位运行,日均接诊量超过一千。
“大都是呼吸道方面的疾病,以甲流或乙流为主,也有少数的腺病毒,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的感染。” 杭州市儿童医院门诊部副主任、副主任医师赵伟告诉记者,最近确诊甲流的患儿占比从30%回落到20%,但乙流有明显上升趋势,从原本的2%上升到了15%,“很多小朋友前脚甲流刚好,后脚就感染了乙流。”
图源:杭州市儿童医院
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,根据上海市儿童医院最近的门急诊病人监测结果,最近一段时间流感的总病人数没有什么变化,但门急诊流感患者的占比中,乙流的占比由12月初的10%以内,上升至最近几日的40%以上。但总体上,甲流病人还是比乙流病人要多一些。
乙流占比有所上升
流感仍以甲流为主
根据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51周(12月18日到12月24日)的流感周报,总体来看,目前流感还是以甲流(A型)为主,值得注意的是,乙型流感的占比,北方已连续6周上升,南方已连续3周上升,近期乙流(B型)确实比较活跃。
图源: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
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刘珏表示,相对于传染性强、临床症状更重、更容易引起暴发流行的甲型流感而言,乙型流感通常以小规模或散发为主,因此乙型流感占比上升不必过于担忧。
乙流和甲流
有什么区别?
甲流、乙流都具有相似的传染性,但甲型流感由于其遗传变异的能力,更容易导致严重的流行。当然,每个人感染后的具体症状和病程因个体差异而异。及时接种流感疫苗,对预防这两种类型的流感都是重要的。
杭州市儿童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医师赵伟介绍,乙流特点是起病急、变化快,畏寒、发热,体温在几个小时至24小时内可能就会迅速升高,达到39℃~40℃,甚至更高。还伴有其他症状,比如头痛,全身酸痛,乏力,食欲减退。呼吸道症状较轻,但是会有,比如咽干喉痛、干咳这些症状,有时可能伴有呕吐腹泻。
“甲流和乙流的症状差别不大,很难根据临床表现去鉴别,还是需要配合检验来诊断。现在购买流感检测试剂比较方便,一些家长担心医院检测的时间比较久,就在家自行帮孩子检测,但部分家长标本采集的过程是不规范的,可能出现‘假阴性’的情况,从而耽误了治疗。”赵伟表示,“甲流和乙流有相应的抗病毒药物,越早治疗效果越好,还是建议带孩子来医院检查,结合血常规进行诊断。”
同时,特别提醒,乙流由病毒引致,平常用的青霉素、头孢等抗生素是针对细菌的药,对乙流是没用的,所以不建议一发烧就擅自用抗生素。
得过甲流或乙流
会不会重复感染?
甲流和乙流是流感的两种不同亚型,不具备交叉免疫机制。感染甲流或乙流后,如果患者体质相对弱,那么依然有机会感染另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。
一般来说,一年内感染同一种亚型流感病毒的可能很小。比如,眼下流行的是A(H3N2)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,感染后患者身体会具备该型病毒的免疫力,那么一年内再次感染同类型病毒的概率就小。但是,由于甲型流感病毒很容易变异,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,就有再次感染其它亚型甲流病毒的可能。
吃药预防靠谱吗?
退烧后多久可以返校?
临近期末,不少家长忧虑重重:为了避免孩子中招,吃奥司他韦预防靠谱吗?退烧后多久可以返校?
“不建议学校有流感 感染时,让孩子服用药物预防。” 赵伟指出,学校人员聚集防不胜防,总不能一直吃药,还是应以物理手段的自我防御为主,在密闭空间戴好口罩。学校方面应该提醒各班级进行通风,做好消杀工作。如果孩子流感退烧48小时后,没有明显的流感症状,且咳嗽不剧烈,戴好口罩可以返校。
家有两个孩子,其中一个感染乙流时,应尽可能相对固定的1名家庭成员照顾患儿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,近距离接触患者时,应戴口罩;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乙流患儿的接触机会,尤其是未感染的孩子,尽量减少与患儿的接触。直接接触患儿后,或处理患儿使用过的物品、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,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。居室通风也很重要。
昌平区气象台1月5日15时45分
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
受冷空气影响,预计5日23时至6日20时,昌平区大部分地区有4级左右偏北风,阵风7、8级,请注意防范。
防御指南
1
地方各级人民政府、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准备工作,密切关注森林、草场和城区防火,机场、铁路和交通管理部门应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。
2
停止高空、水上户外作业和游乐活动。
3
加固围板、棚架、广告牌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,妥善安置易受大风损坏的室外物品;检查大棚薄膜,粘补漏洞,暂停农田灌溉。
4
行人尽量少骑自行车,在施工工地附近行走时应尽量远离工地并快速通过,行人与车辆不要在高大建筑物、广告牌、临时搭建物或大树的下方停留。
5
街道、社区、村庄和家庭应加强防火意识,安全使用自采暖设备,谨防火灾和一氧化碳中毒;感冒等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较高,请做好健康防护。
俗话说,小寒胜大寒,本周六将进入小寒时节。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,提醒大家注意提前翻出厚衣服。预计受较强冷空气影响,6到8日气温也应声跌落,而且6日凌晨到白天有偏北阵风六七级,风寒效应显著,严寒回归 。
9日以后气温缓慢回升,但已进入了三九寒天,气温回升还是有些底气不足。气温起起伏伏,早晚依旧保持高冷范儿,寒气逼人。
气温骤降
大家在关紧门窗后
洗澡、吃火锅、燃煤等等行为
都可能会引起“一氧化碳中毒”
就是常说的“煤气中毒”
在此
平平提醒广大市民朋友
气温降低,一氧化碳中毒风险增加
一定要注意加强安全防范
一氧化碳无色无味,很难被人察觉。常见中毒原因,是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室内烧炭取暖,使用燃气煮火锅、做烧烤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时,因燃烧不完全、废气排放不畅,引起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升高。
一氧化碳中毒
症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?
轻度中毒:会有头痛、头晕、心慌、恶心、呕吐、全身乏力等症状。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,吸入新鲜空气,症状会很快减轻、消失。
中度中毒:可出现多汗、烦躁、走路不稳、皮肤苍白、意识模糊、老是感觉睡不醒、困倦乏力并渐渐进入昏迷状态。如果采取有效措施,基本可以治愈,很少留下后遗症。
重度中毒:多已神智不清,牙关紧闭,全身抽动,大小便失禁,面色口唇现樱红色,呼吸、脉搏增快,血压上升,心律不齐,肺部有啰音,体温可能上升。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,脉细弱,不规则呼吸,血压下降,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,此时生命垂危,死亡率高。即使有幸未亡,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。
发现一氧化碳中毒如何急救?
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,应迅速将中毒者背出充满一氧化碳的房间,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,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。
在等待救援时,对于昏迷不醒的中毒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,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。
此外
关于大风的防御知识
也要关注!
看看邻居们都在团什么?
■说明:本文由家住昌平编辑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
■部分信息整理自:北京市政府采购、新京报
■本公众号法律顾问由北京市承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梁晶晶律师担任。电话(微信同号):13911762815
关注家住昌平!
看昌平大事小情,搜周边吃喝玩乐!
=======昌平的邻友圈!=======
商务微信:jiasupao2014
听说点了“赞”和“在看”,都好运常伴~
